本周在吉林长春参加中药传承人才培训博远策略,感谢主办方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精心安排,收获颇多。
东北的标志性中药,一个是人参,另一个就是鹿茸。今天呢,我们来说说鹿茸。
在《中国药典》的记载中,鹿茸是一个甘、咸、温的中药,归肾、肝经,功效主治是“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那么,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怎么认识呢?
梅花鹿养殖基地(小金药师供图)
(一)
第一,鹿茸的确是一个咸味药。这一点是清晰而明确的。
从法象上看,俗话说“夏至鹿角解”,这就意味着鹿角(鹿茸)与夏至的关联。准确地说,鹿角的生长正是大自然阳气从弱至强的时间段。所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会说“鹿,形小,山兽也,属阳……”。
还有我们说的龟鹿二仙丹,阴阳双补的代表方。谁补阴呢?龟。谁补阳呢?鹿。
这就是鹿的阴阳属性。
同时,中医理论会讲:“头者诸阳之会”,鹿茸生于头部之顶,更是阳中之阳。
所以,从阴阳角度看博远策略,鹿茸的属性是阳,而且是接近阳盛阳极的那个状态。这种状态,转换成五行的语境,就是火。这种状态,转换成五味的语境,就是咸。
并且,这种咸味,在功效上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根据“汤液经法图”,咸味具有3个作用,一个是补心,一个是泻肺,一个是润肾。心主血,心主火,补心就是补血,补心就是补阳,再结合上咸入肾,这就是补肾阳,这就是益精血。
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制图)
大家注意,肾配属的是水,太阳寒水,真正的补肾药是补寒水的中药,就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之类。而心配属的才是火,补心才能补火。所以,所谓的补肾阳,都是补肾与补火功效的结合,是一个标准的复合功效。鹿茸的补肾阳,就是补肾与补心作用的结合。
既然是补肾阳、益精血,那就能够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畏寒和腰脊冷痛的治疗。
这就是鹿茸最基本的功效。
大家注意,刚才我们说,鹿茸是一个完美的咸味药,但是,咸味具有的3个作用,鹿茸只有补心和润肾,并没有泻肺啊?
是的,如果仅仅从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看,的确没有,但是呢?其实我们还有其他的证据。
今天在参观梅花鹿养殖和炮制基地时,大家都在把玩一种叫做“角帽”的东西。什么是角帽呢?就是梅花鹿或马鹿采茸后,在雄鹿头上留下的骨化的平台状角盘。角帽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当地人的介绍,角帽可以消除肺结节。
为什么角帽可以消除肺结节呢?对,其实就是咸味泻肺的作用。肺结节的病变部位在肺,同时咸味能够软坚散结,刚好对应上。大家看,是不是这么个意思?
角帽(小金药师供图)博远策略
《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里都没有检索到“角帽”这个中药,但从描述来看,其实“角帽”就是“鹿角脱盘”,属于“鹿角”的范畴。
鹿角的功效,根据《中国药典》,就是“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其实这个“消肿”包括对痈疽疮疡的治疗,可能就有软坚散结的意思。
《中华本草》关于鹿角来源的记载
更直接的是在《中华本草》里有这样的记载:“乳痈初起,红肿热痛,须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蒲公英,夏枯草,象贝母,全瓜蒌”。所以,大家用角帽治疗肺结节的时候,如果患者是热性体质或者有热证表现,一定记得配伍苦咸兼有的夏枯草、蒲公英哦,治疗上更妥当。
好,这就是鹿茸的咸味,也就是火性。今天用手摸过梅花鹿头上鹿茸的同志们,都能感受到这种火性和温度。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运用“汤液经法图”来理解和学习中药的性效,可以一眼望穿本质。
这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革命性突破,这才是未来面向临床实用的发展方向。
(二)
运用“汤液经法图”对鹿茸的第二个认识是:它应该没有甘味,而可能具有辛味。
为什么没有甘味?原因很简单,甘味的3个功效作用,鹿茸都没有。具体来看,甘味的第一个功效,补气健脾,这是人参的主要功效,鹿茸没有。《中国药典》没有记载,平时大家也不这么说。
大家注意,运用“汤液经法图”研究中药,就要这么严谨和讲究,益精是益精,补血是补血,补气是补气,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有,一定是有原因的。
好,甘味的第二个功效,泻肾,利水通淋,茯苓,车前子,通草之类。显然,鹿茸也没有。甘味的第三个功效,是缓肝,缓急止痛。显然,鹿茸也不用于此类病证。
那么,为什么说鹿茸可能具有辛味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鹿茸能够“强筋”,而肝主筋,辛补肝。鹿茸能够治疗“眩晕”,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辛味可以补肝治疗肝虚眩晕。鹿茸能够“托疮毒”,能够通过“散血”用于阴疽的治疗,而辛味能散能行。最直接的证据,鹿茸有一个能够泻脾,治疗脾实证(虚寒性腹满吐泻)的方子,叫做香茸丸,《中华本草》记载如下。
而泻脾止泻止痢,是辛味的一个标志性的功效。
《中华本草》关于鹿茸的功效记载
如此,我们认为,鹿茸可能不具有甘味,而是具有辛味。也就是说,鹿茸是一个咸辛兼有的中药,五行属火,火中木。根据火和木的寒热属性可知,鹿茸是一个温热性中药。
火代表什么呢?夏天。木代表什么呢?春天。
梅花鹿一般每年取茸二茬,从5月中旬开始,延续到8月上旬。这段以公历标注的时间,5月属于春季,6-8月属于夏季。大家看,这不也是一种对应和关联吗?
所以,很多中药的五行属性,与其生长采收是密切相关的。之前说的桑叶、半夏是这样,现在的鹿茸还是这样,这也是广义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而且都是值得研究的线索。
掌握了鹿茸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我们就清楚了鹿茸的功效特点和临床使用特点,这就为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所以,汤液经法图角度的研究,似乎是更为底层的知识体系,能够为上层的中药研发提供很多符合中医药基本理论思维的指导和帮助。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